每次看到非母語人士能流利地用德語暢所欲言,總是心生羨慕。雖然自己的口語能力比起前幾年已經大幅提升許多,但仍然有很多可以進步的空間。有好的口語能力,在德國生活好處多多!
首先,日常生活。舉凡從超市購物到民政局辦事,只要會說德語,只要能清楚的表達,當然也要有好的聽力理解能力,總是方便許多。不但能夠更清楚直接地表達自己的問題,對方也能更迅速地給予更多重要資訊。
其次,找工作。若能設身處地的想一想,雖然聽起來很現實,但其實是合理的。想像一下一個外國人到台灣工作,除非是公司外派那可能另當別論,能說中文(或者台語)的面試者到底還是比只能靠外語溝通的人占優勢。除非對方應徵的是語言老師的職位,或許中文能力不一定要太好,然而,一位也會中文的外語老師,對學生來說也會有更大的幫助。而且,尤其是在德國,本地人還是會傾向雇用能用德語溝通的人。
再來,人際交流。除了在職場上,可以跟同事用德語聊天,跟朋友之間還是以德語為主。即便大部份年輕人英語能力都不錯,特別是在大學裡讀書認識的德國人,英文都有一定的水準,但以母語溝通還是最輕鬆自在的。換個角度想,對我們來說也是如此。想像一下你跟一群說中文的朋友聊天,雖然大家都會說英語,但還是
最後,也是最實際的一點,為自己發聲。針對上面這幾點也許你會說,我看過例外呀!我身邊有不會德語的人,也能在德國生存。沒錯,這我完全同意,我自己確實也看過很多這樣的例子,不會德語但是找到工作、能辦理生活中大小事、也交到了朋友,這些都有可能。但是,有可能會遇到某些狀況,得用德語為自己發聲、辯護自己!
舉個我親身經歷的例子來說。先說我覺得自己算是蠻幸運的,大部分都遇到很良善願意幫忙的人,不過還是遇到了用德語為自己辯護才能占優勢的狀況。我曾在一家店打工,因為假期的關係跟主管發生的誤會的情況,陰錯陽差之下,我們兩人對我假期的時間產生了誤解。我的假期結束後,主管把我叫到辦公室去,以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態,要我解釋清楚。我一聽之下才知道,原來是某些溝通不良的原因,讓我們對於假期安排的長度跟時間有誤解。當時我的德語不是特別好,聽力勉強可以,卻也還是有困難點,而且口說能力更不理想。主管要我解釋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情況,當時我心想,要是用中文或者英文我都能很清楚地說明事情原委,但德語真的不行。於是我便問主管,能不能讓我用英語說,她回答,不行,你必須用德語回答。當時我傻眼了,我想到底要怎麼辦才好? 後來她看我真的講不清楚,才勉強找了另一個主管坐在旁邊,我真的講不出來的時候,可以求助於他,讓他幫我翻譯成德語。
即便如此,這件事情也不是很圓滿的落幕,雖然主管知道了我這邊的狀況,但還是不願意輕易讓事情告個段落,提出了若干條件要我遵守等等。我當時滿肚子委屈,忍受不了這種咄咄逼人的態度,但還是一口氣忍了下來,平靜地告訴他這些事情都是誤會,我們兩邊都有不對的地方,對於我有錯的部分我很抱歉,也保證不會再犯,但是我決定辭職。這時換他傻眼了。我不是故意賭氣離職的,是因為整個過程讓我覺得一點都不受尊重,解釋清楚了還要被”懲罰”,平時工作時的努力跟付出因為一點點雙方都有的錯誤,全都一筆勾銷,實在不是很公平。我不希望繼續在這種環境下工作,當時也正好有一份新的工作在談,這個事件成了我毅然決定離職的最後一根稻草。但後面這些我都沒說出來,原因在於我當時真的不知道如何用德語表達,也不願意向人求救,也許是無法向自尊心低頭吧。
這個小故事讓我深刻體會到,真的需要練好德語。後來在生活中也遇到其他大大小小的事情,讓我深深感受到需要為自己辯護的重要,而且是用德語為自己發聲。德國社會比起臺灣,大家說話更直來直往,有時候並不是特別針對你這個人,而是針對整個情況在討論,不習慣這樣文化的我們,很容易就會因為德國人的直來直往,就暗地裡覺得受傷,但這真的是不必要的。我們要學習的是,清楚的表達我們的邏輯跟對事情的看法,多以溝通的方式,和德國人交流。多溝通,我想其實也是放諸四海皆準的法則,人與人之間需要交流,有了語言和文化的隔閡也許會讓人更難溝通,但事在人為,只要願意,總是有辦法的。在德國生活,提高自己的德語能力,絕對是我最誠懇的建議!
大家也有類似的切身的經驗嗎? 歡迎在下面留言分享。我自己認為,遇到逆境的時候,與其成天想著好衰好倒楣,不如把這看成是一個檢視自己、激發自我成長潛能的時機,最後感謝上天,給我們這個寶貴的學習經驗。只要這麼想著,事情會逐漸柳暗花明,你的視野跟心胸也會越拓越寬的!
下一篇跟大家分享我的德語口語能力提升14天計劃!